视频会议系统现行的标准有哪些?
国际电信联盟ITU对于视音频通讯及其兼容性的技术进行了规范,在这些基本的协议中,同时对语音、视频的编码格式,用户控制模式等要件进行了相关的规定。ITU-T制定的适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有: H.320协议(用于ISDN上的群视频会议)、H.323协议(用于局域网上的桌面视频会议)、H.324(用于电话网上的视频会议)和H.310(用于ATM和B-ISDN网络上的视频会议)。其中H.323协议成为目前应用广且通用的协议标准。
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具体应用
目前,金融证券、建筑、零售等行业中的诸多企业都发展到规模的程度,这就使得企业分设各省市地区的分支机构众多,员工数量庞大。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有可能涉及大量的分支机构、员工,日常的沟通、培训、会议都有可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。在遇到危机公关时,需要各地分支机构接受统一调度,传统的会议沟通会使得沟通速度下降,影响问题的顺利解决,影响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。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满足规模企业的日常管理、危机公关需求,支持多人次、多场次会议的同时进行,满足日常管理、人才培养、危机公关等使用需求,为企业提供创新型服务。
视频会议的发展及标准
(一)ITU-T(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)制定的适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有:
1、H.320协议(用于ISDN上的群视会议):1990年提出并通过,是一套标准协议。H.320获得通过,使其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。
2、H.323协议(实现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):1997年3月提出的H.323,为现有的分组网络PBN(如IP网络)提供多媒体通信标准,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协议。
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,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个技术标准,这保证了所有厂商生产的终端和MCU都可以互联互通。各厂商设备相当部分都兼容两个标准,而新设备则采用H.323标准。
(二) MPEG-4 标准:
MPEG是运动图像组(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)的英文缩写。这个组是由ISO(国际的标准化组织)与IEC于1988年联合成立的,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的标准化工作。
和其它标准相比,MPEG-4的压缩比更高,节省存储空间,图像质量更好,特别适合在低 带宽 等条件下传输视频,并能保持图像的质量。
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,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一技术标准。
(三)H.264标准:
它结合了H.323协议中的H.263协议和MPEG-4协议,解决了目前基于软件视频会议MPEG-4标准无法与H.323协议的终端兼容问题,这使之成为目前较好的视频压缩协议。
远程视频会议系统
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具有流畅网络、高清音视频同步沟通等优势,采用三级MCU级联的方式,实现1台主MCU,16台从MCU,建成涵盖各单位的多个会场同时与会,并可实时联动监控、指挥调度、手机、综治平台等协作、互通互达,实现企业单位多方工作交流会议;汇聚各类信息综合分析;实时入会并上报各会场情况等智慧的办公平台。
支持综治中心独立进行多组会议;三级联动全体会议;手机接入会议移动指挥;会议中接入监控实时预览和指挥调度;双流传输;视频的直播培训;视频会议录制;综治信息访问等丰富功能。